梅里埃API 50CHB G+芽胞杆菌鉴定试剂盒
包装规格 10 测试/盒
检验原理 API 50 CH 试条由 50 个微量孔组成,用以研究碳水化 合物及其衍生物(heterosides,多元醇,糖醛酸)底物 的发酵。用 API 50 CHB 培养基接种试条,使底物水解, 然后检测发酵试验。 试条孵育过程中,试条上的小管内在厌氧环境下产酸, pH 改变而使培养基中指示剂颜色变化,由此可观察到 发酵作用。试条上第一孔中不含任何活性成分,以此作 为阴性控制。
试剂盒组成
API 50CH 试条 10条
培养盒 10个
结果报告单 10张
API 50CHB 产品说明书 1份
API 50CHB 操作指引卡 1张
悬浮液(2mL) 10安瓿
芽孢杆菌培养基(50CHB Medium) 10安瓿
2 号麦氏比浊管 1瓶
试条的成分及其储存条件 API 50CHB 试条在有效期(有效期标在试剂盒上)内, 应贮存于 2-8℃。
检验方法
1. 菌株培养
检查菌株纯度
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菌株。如菌株生长过于 缓慢,应该用两个平板经行培养,以保证足够的菌 量用于下列操作。
菌株培养条件: 低温菌:20℃培养 18-48 小时; 中温菌:25℃培养 16-18 小时; 高温菌:55℃培养 12-16 小时; 如不知测定菌的最佳培养条件,请用多个平板在不 同温度下培养。
2. 试条的准备
准备一个培养盒(盘和盖子),倒入约 10ml 蒸馏 水(不含其他杂质或 Cl2,CO2 挥发性气体的水) 於盘的蜂窝小凹中,造成一个湿室。
在盘的沿边写上菌株号(不要写在盖上,以免错放)。
从包装袋中取出 2 个试条(0-19,20-39),再把它 们分为 4 个小试条(0-9,10-19,20-29,30-39)并 全部放在孵育盒底盘中。取出另一个小试条(40-49) 放在孵育盒底盘中上述 4 个试条的后面,即完成试 条的准备。
3. 接种物的准备
使用棉试子从固体培养基上收集菌株,加入至悬 浮液中,制成高浓度菌悬液(S)。
往0.85%NaCl(5mL)中加入高浓度菌悬液(S), 制备成浊度相当于2McF 的菌悬液,记录滴数 n。
打开 50CHB 培养基安瓿,加入 2n 滴上述菌液接种。
所制备的菌悬液应立即使用。
4. 试条接种
用无菌加样器按下述要求将菌悬液加到试条上的 50 个 管中:
将孵育盒底盘向前轻轻倾斜。
使加样器头靠在杯的边缘加入菌悬液,避免产生气 泡。
仅加满管的部分,管的上部(杯)不要加菌悬液, 这样管内可保持厌氧环境
当菌悬液接种完成后,液面应避免出现新月形的凹 陷或凸起。
根据被检细菌的生长需要,将试条放在适当的温度 进行孵育:30°C/37°C 培养 48h 或 55°C 培养 24h。 如果最适温度不详,则培养在中温情况。
5. 判读试条
根据细菌和所研究反应的类型,在达到了规定的孵 育时间后(如 24 小时,48 小时),二次判读试条。
— 低温菌:培养 48 和 96 小时;
— 中温菌:培养 24 和 48 小时;
— 高温菌:培养 24 小时; 对生长较快的高温菌必须培养 3或6 小时后读, 因为培养 2 小时后判读不好解释。 以阳性(+),阴性(-),可疑(?)来解释每 一个试验,将结果记录在结果记录单上。
阳性反应:酸化,由于培养基所含酚红变黄而呈现 黄色;七叶灵测定(第 25 号管)由红色变成黑色, 为阳性。
偶尔会出现第二次读条时阳性结果变为阴性,这是 因为从蛋白胨产氨中和所产酸而导致,这些结果应 被记录为阳性。
鉴定
以阳性(+),阴性(-),可疑(?)来解释每一个 试验,将结果记录在结果记录单上。
鉴定:使用鉴定软件 APIweb: 在键盘上输入 50 个生化反应结果。可得以下信息:
— 被鉴定细菌的种名
— 鉴定%越接近 100%,T 值越接近 1,鉴定结果越好。
梅里埃API 50CHB G+芽胞杆菌鉴定试剂盒